• 用户名
  • 密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今天是:

贾万志副省长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06-11-15

同志们:

  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讨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当前抗旱工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和有力支撑。

  临沂市素有整山治水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多年来他们发扬沂蒙精神,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涌现出了许多好典型。下午大家将参观莒南县的现场,在新的形势下,莒南县积极探讨新机制、新对策,加大投入力度,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莒南的做法和成效是难能可贵的,对全省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刚才,听了几个典型单位的经验介绍,很受启发和鼓舞;继峰同志对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做了具体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在灾情严重、禽流感防控严峻的形势下,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457.8亿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871.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0.6元,增长15.5%,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粮食生产有望继续保持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和夏增秋增全年增的好局面,连续四年获得丰收;粮食总产将达到4050.1万吨,过了800亿的大关,比上年增加132.8万吨,增长3.4%;粮食单产创历史新高,亩产达到397.2公斤,增长2.1%。应该说,全面完成年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任务目标已成定局。

  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能有这样一个好的形势,特别是在今年持续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粮食生产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收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多年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十五”以来,全省各地始终坚持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事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的大事来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仅“十五”期间,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260亿元,建成各类工程56万项,累计治理大中型河道55条、1800多公里,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4处,衬砌渠道559公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000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300万亩,增加除涝面积20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200万亩,初步构筑起了防洪除涝、农业灌溉、城乡供水、水土保持四大工程体系框架,有力地支撑了农业、农村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近年来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势头有所减缓,面上农田水利建设甚至一度呈滑坡趋势。从投资情况看,2003年、2004年、2005年实际完成投资分别为77.1亿元、66.3亿元、66.0亿元,分别比2002年实际完成投资83.4亿元减少了7.6%、20.5%、20.9%;从实际完成工程量看,2003年、2004年、2005年实际完成土石方分别为9.18亿方、7.43亿方、7.45亿方,分别比2002年实际完成土石方10.93亿方,减少了16.0%、32.0%、31.8%;从实际完成项目数来看,2003年、2004年、2005年实际完成工程处数分别为14.4万处、13.3万处、11.2万处,分别比2002年实际完成工程处数19万处减少了24.2%、30%、41.1%;从出工情况来看,2003年、2004年、2005年实际完成工日分别为5.0亿个、3.7亿个、3.8亿个,分别比2002年实际完成工日6.2亿个减少了19.4%、40.3%、38.7%。

  分析原因,其一,98年三江大水之后,国家水利投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加大了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河道治理和大型调水工程投入力度,带动各级配套资金增加,相应减弱了面上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其二,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用工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特别是全面取消“两工”之后,农田水利原有的一套运作模式被打乱,新的建设管理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体制和机制创新没跟上,社会资金没有启动起来。过去许多依靠“两工”建设的工程不能实施,基本上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其三,部分干部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精力投入不够,抓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不够,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组织领导不够。加之近年来总体上风调雨顺,一定程度上麻痹了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其四,上级政策规定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近几年,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连续三个中央1号文件,都把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从各地情况看,贯彻落实情况还不理想,许多地方该拿的钱没有拿出来,该配套的政策没有出台。

  我们必须看到,我省是一个旱涝碱沙风等各种自然灾害并存、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省份。近年来,全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虽有很大改善,但“水多、水少、水脏、水浑”问题始终困扰着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虽然已达到了7200万亩,但各类灌区建筑物老化失修比较严重,田间灌排设施配套率低,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50%左右,真正达到旱涝保收的农田只有5000多万亩,不足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洪涝灾害仍是心腹大患,全省尚有60多座大中型和2000多座小型病险水库未经加固,15条骨干河道防洪标准大多不到20年一遇,中小河道不足10年一遇, 17个大中城市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近期防洪标准;水土流失及水污染还相当严重,全省还有2.14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未经治理,每年土壤流失量达2亿多吨,每年产生废污水达25亿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状况严重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巩固和提高,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部署。

  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要求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既不怕旱、又不怕涝”的治水战略总目标,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搞好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探索新路子,再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

  二、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地搞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目前,秋收秋种已基本结束,正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利时机。各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把重点项目建设和推动面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农田水利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突出抓好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我省病险水库多、大部分河道行洪能力低,成为威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各地按照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原则,切实抓好病险水库尤其是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要加大大中型河道的治理力度,尽快消除险工险段。要把修复水毁工程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规划,优先安排,抓紧施工,为明年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对于各类防洪工程,必须抢在明年汛前完成,确保安全度汛。

  (二)突出抓好节水增效和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个永恒主题和革命性措施。要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继续加大50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力度,推广各种方便、实用的农业节水新技术。要大力加强农业节水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业节水的良好氛围。要继续深化以“群众参与、管理科学、自我发展、良性运行”为主要内容的大中型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建立符合我省省情、水情的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水价与水费计收机制,为资源节约和工程良性运行创造条件。各地要学习借鉴聊城市测水量水到乡镇的经验,逐步实现按方收费到乡镇。

  (三)突出抓好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要按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力度,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以农村村域水系治理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为广大群众提供优美的人居环境。切实搞好地下水漏斗区修复、地下水禁采、补源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河道乱采乱挖,破坏水土资源等违法行为。

  (四)突出抓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自去年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以来,各地坚持“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运作思路,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呈现出“遍地开花、整体推进”的总体态势。今年1~9月份,全省累计投入资金25.96亿元,新增受益人口1045.7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比年初提高15.93个百分点。从工程进展速度上看,完成今年年度目标不成问题,但是各地进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参差不齐,个别地方出现了因一时赶进度而忽视水质安全、降低工程标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再有一周时间就立冬了,从现在起到元旦,只有两个月时间,扣除雨、雪、冻等不良天气,真正留给施工的时间已经很少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措施,精心组织,保质保量地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一是继续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各地要把解决村村通自来水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抓好任务落实,特别是30个经济强县要加大措施,确保今年提前完成任务。年底省里将对今年的村村通自来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督查考核,并进行通报。二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严把水质,安全供水。鲁西北、鲁西南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70%以上地方浅层地下水苦咸、深层地下水高氟,水源地建设成为影响这些地区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最大困难。对于这些地方,虽然水源条件先天不足,但是决不能以不达标高氟水、苦咸水作为饮水水源。要加强水质管理与监测,新开工工程都要对水源、水量和水质进行充分论证,水质不合格的坚决不开工、不投入使用;对已建成工程要定期监测化验,不达标的应责令立即整改。要尽快完善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保障群众用水。三是坚持“五化”思路不动摇,提高供水标准,扩大供水规模。在工程布局上,要优先集中联片,坚定不移地推进规模化供水。对已建成的分散式单村供水,要逐步变分散为集中,变单村为联片。四是加快构建农村饮水安全的长效机制。随着全省村村通自来水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要在保障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和水质安全、建设安全的同时,必须在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在农村供水的健康安全运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监管、农村供水市场的健康发育和供水服务组织体系的建设方面,进行不断地规范和创新。抓紧制定出台全省村村通自来水管理办法。大力推行农民全过程参与式管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水平。

  三、强化措施,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健康开展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建设管理和改革创新的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一)转变工作思路,努力开创农田水利建设新局面。在实际工作中,要尽快实现思路上的“四个转变”:一是在投入构成上,要尽快实现由以农民群众集资投劳为主体,向分级分类负担、多渠道、多元化投入转变。要区分工程的类别和性质,确定不同的投入主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努力形成政府增加投入,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共兴农田水利的良好局面。二是在组织方式上,要尽快实现由行政推动为主,向民主决策为主转变。要充分发挥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尊重民意,集中民智,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策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三是在规划安排上,要尽快实现由注重规模、注重治理、注重开发向与注重效益、注重保护、注重管理并重转变。要坚持保护与治理并举,开源与节流并举,建设与管理并举,切实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保护,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是在服务领域上,要尽快实现由主要为“三农”服务向城乡统筹、工农兼顾转变。要围绕优化配置水资源,统筹考虑城乡防洪除涝,走城乡互补、工农互惠、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整个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二)完善配套政策,全面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一是建立责权明晰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各级都要把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二是建立稳步增长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五部委《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用足用好政策,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额度。三是建立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资融资机制。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民营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农田水利工程。坚持农民自愿、注重实效、民主决策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自主投工投劳,大力总结推广蒙阴“农村水利合作社”、茌平“民主议政会”、栖霞“水利联合体”等好经验好做法,调动农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四是建立良性运行的工程建后管理机制。要落实管理主体,创新管理机制。结合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按照先改制后改善的原则,制定配套政策,彻底解决产权不明晰、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形成农田水利工程滚动发展机制。加快推进用水户参与灌区、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正确引导和扶持用水户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要深化水费改革,创新价格机制,加快推行“两部制”水价,稳步推进末级渠系改造,逐步实现按方计量、按量收费。

  (三)制定配套措施,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步伐。水管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各市要按照水利部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统一部署,统筹考虑,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各市要力争年底前出台市级实施方案,各县(市、区)要在明年上半年出台县级实施方案,确保到明年底,全省基本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乡镇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地位重要,在机构改革中要予以充分考虑。要落实人员,落实经费,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加快实施大中型水库、灌区管理机构定岗定员和工程维修养护定额的试点和推广,通过改革,增强基层水利单位活力和服务能力。

  当前,正值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时节。各地要按照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目标任务,广泛发动,加大力度,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群众性、政策性和时间性强的工作,各级政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大检查指导力度,推动全盘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通力协作,各级发改、财政、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各司其职,加强组织、指导、检查和督促。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各地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浓厚氛围。

  四、迅速动员,把抗旱工作作为紧迫任务,摆上重要位置

  今年以来,全省降雨量仅为537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16%,比去年同期偏少32%。特别是进入9月份以来,全省降雨明显偏少, 9、10两月降雨量只有18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81%,比去年同期偏少92%,为1916年我省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历史同期降雨最少第三位(第一位为1957年14毫米、第二位为1918年15毫米)。其中,济南、东营、潍坊、威海、滨州等市平均降雨量不足15毫米。加之近期气温偏高,造成农田失墒严重,旱情发展迅速,对农业生产及人畜饮水造成了一定影响。截至11月2日,全省农田受旱面积已达4015万亩,其中重旱740万亩,主要分布在鲁北、鲁中、胶东半岛,全省有190.35万人、115.79万头大牲畜因干旱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全省有近350万亩农田因干旱失去秋播最佳时机,只能推迟或白茬调整待明年春播,山地丘陵地区已播种的小麦因墒情不好已有70多万亩小麦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

  面对我省的严重旱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做出安排部署。张高丽书记、韩寓群省长多次批示、亲自调度。各级党委、政府面对困难,不等不靠,广泛动员,团结协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抗旱措施,有力保证了“三秋”生产的正常进行,基本满足了城乡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干旱带来的损失。但是,必须看到,当前我省抗旱工作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是,今冬明春是我省雨雪较少的时期,加之当前我省各类水利工程蓄水较少,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水资源供需矛盾必将更加突出。截止11月2日,全省各类水利工程蓄水86. 66亿方,比去年同期偏少31亿方。大部分大中型水库出现了汛后蓄水比汛前蓄水少的情况,部分小型水库已经基本无水可用。二是,工程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区域间水资源调配能力,抗御特大干旱的能力不强。许多地区没有制定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抗旱预案,抗旱工作仍处于应急被动状态。三是,旱灾不同其它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是逐步发展的过程,以致部分地区对抗旱资金投入不够重视,资金的来源渠道少。总之,当前和今冬明春我省抗旱形势必须引起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警惕。各级要立即行动起来,主动抗旱,科学抗旱,全面抗旱,为群众生产生活与小麦安全过冬和来年春耕生产打下坚实基础。省政府已发出“抗旱紧急通知”,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

  一是全面落实抗旱工作责任制。各级要切实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再动员、再部署,迅速在全省掀起抗旱工作高潮。各市、县政府都要认真抓好区域内的抗旱指挥、抗旱组织、抗旱调度的实施,采取脱产干部包村、包片、包地块、包水源等措施,全面落实抗旱责任制,形成从上到下高效的抗旱体系。各级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抗旱工作的投入。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团结抗旱。

  二是突出抓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要在继续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基础上,根据旱情发展趋势,科学规划,集中力量抢建跨流域和跨区域的应急调水工程。要及时调整工程布局,积极引导群众搞好面上的小型水源工程,做好拦、蓄、引、提的文章,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特别是沿黄地区要抓住有利时机,完善配套引黄工程,积极抢引抢蓄黄河水,平原水库要尽量多蓄水,及时充库,最大限度地为抗旱储备水源。

  三是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统一调度。按照轻重缓急、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统筹安排城乡、工农、生产生活用水,合理调配水资源。要把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放在首位,进一步修订、完善抗旱预案和城市供水方案,使抗旱预案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加快应急调水和后备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在城乡广泛推行各类节水技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四是大力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实践证明,新形势下,抗旱服务组织在抗旱工作的作用越来越大。要组织动员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投入抗旱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利用抗旱服务组织的技术和设备优势,为群众排忧解难,开展打井、机械配套、维修、技术指导等多种服务,帮助群众查找水源、推广节水灌溉和耕作技术,尽可能地为群众抗旱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同志们,这次会议后,各地要积极行动起来,按照会议的部署要求,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切实抓好当前抗旱工作,努力开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局面,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 山水

网站简介 | 网站法律声明 | 网站大事记

主办单位:山东水利厅 承办单位:山东省水利信息中心

网络维护电话:0531-66572192 电子邮箱:sdslxc@shandong.cn

鲁ICP备05043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