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今天是:

山东淄博:加快推进三个一体化 做实“水润淄博”文章

发布时间: 2017-10-17

  回眸过去的五年,千年齐国古都淄博砥砺奋进,谱写了一幅水惠民生的壮美画卷。由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是如火如荼的水利建设热潮,到处是一片绿色的希望。

  山东省淄博市紧紧围绕“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城市发展总思路,从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入手,大力推进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和生态水系“三个一体化”,加快供水管网并网连通,促进全域水系互联互通,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各类水资源,扎实做好“水润淄博”文章,努力为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提供强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统筹管水科学用水,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一体化

  淄博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总面积5965平方公里,总人口468.7万,地跨黄淮两大流域,以鲁山为界。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57.8毫米,形成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9.83亿立方米(不包括黄河客水引水指标4亿立方米/年,长江客水引水指标0.5亿立方米/年),其中地下水7.27亿立方米、地表水2.56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32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九分之一,约为全省人均水平的67%,属于全国110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同时又是全国80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

  面对严峻形势,淄博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节水有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了《淄博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优化配置方案》,优先利用客水,合理利用地表水,控制开采地下水,积极利用雨洪水,推广使用再生水,大力开展节约用水,优化配置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地下水、中水等各类水资源。工作中,以取水许可管理为核心,以计划用水管理、超计划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为抓手,以水资源论证和水平衡测试为支撑,以节水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水政执法检查为保障,以节水宣传为辅助,实行取水、用水、退水全过程监管,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守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三条控制红线。

  有付出必有回报。淄博市多年来保持了增经济总量不增用水总量的态势,2016年,年用水总量3万方以上的规模用水户全部纳入统一监管平台,全市用水总量10.11亿立方米,比2010年减少0.5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23.9立方米,比2010年下降64.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5.1立方米,比2010年下降6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7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6.1%,各项指标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对地下水超采区,不回避、不等靠,探索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治理模式,投入3.5亿元启动实施桓台县利用亚行贷款地下水漏斗区域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并在全市开展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依法规定在“引黄(黄河水、长江水)供水管网的区域内新增用水严禁开采地下水”。2016年,全市压采浅层地下水698万立方米,压采深层地下水582.3万立方米,客水利用量由2011年的2.5亿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09亿立方米,地下水利用量由2011年的6.7亿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6.18亿立方米。

  同时,狠抓河湖管理,自2012年起,率先在临淄区开展河长制试点,2013年将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广,形成了“一种机制下多种模式并存”的多元化河湖基层新格局。属地管理模式实行“总河长+河长+河管员”的管理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实行“河长+公司+河管员”的管理机制,直接管理模式实行“河长+水管单位+河管员”的管理机制。区县、镇办或政府购买服务的管护企业作为河湖的管护主体,原则上按照每两公里一人的标准设置一线河管员、执行每公里两万元的标准。2016年底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印发后,淄博市进一步深化完善“河长制”,着力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经费到位、保护有力的长效机制,制定出台了县、乡三级全面实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建立了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在市、县两级均组建成立了“河湖管理委员会+河长+河管员”的体制机制,全市2249名各级河长已“上岗”,聘任河管员2148名。

  实行同网同质同价供水,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淄博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特性,确立了“四位一体 、组群统筹、全域 融合”城市发展总体框架 ,全力打造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供水、供足水、供好水,为城市发展提前筑牢生命线,成为淄博水利部门的首要任务。

  为此,淄博市下狠力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在张店、桓台等区县域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完善跨县域、跨权属的供水一体化格局,大跨步向同网同质同价供水目标迈进。着力完善“四位一体”供水基础设施,投资3.9亿元启动“四位一体”配套供水设施建设项目,计划建设日供水能力18.5万立方米的淄博新区配水厂1座,敷设供水管道123公里,实现张店区、周村区、高新区、淄博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同网、同质、同价”供水,区域内130多万人将同饮一样水。淄博市自来水公司经理王艳明说:“优良的水质、周到的服务、科学的调度、完善的硬件设施,将最大化保障生产生活用水,有效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也将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稳定的推动力量。”

  着力实施“组群统筹”供水能力提升工程,确保刘征水源地应急供水工程年底前竣工,力争2018年底前完工投产引黄供水50万吨/日配套工程,进一步提高引黄受水区供水保障能力。工程竣工后,淄博市引黄净水厂将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净水厂,为“组群统筹”区域的200多万人口和几千亿工业产值提供更加坚实的供水保障。记者获悉,淄博市引黄供水工程2001年建成通水,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于2013年底建成通水成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运行的标志性时间节点,“一套供水系统、两路客水水源”将淄博市融入全国水网。

  探索推进“全域融合”城乡供水一体化运营。为做好“建后怎么管”的问答题,淄博市水利部门努力找出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淄博市计划首先在“四位一体”区域内,整合组建跨区域、跨流域的水务集团,实行区域城市供水运营管理“一体化”,然后逐步向全市区域推行,确保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安全高效运行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打造全域生态水系,加快推进生态水系一体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淄博市坚持让水“活”起来,实施“以水定城”,坚持“治用保”并重 ,最大限度扩大水面、延长河道、保持水流,做到水清岸绿,实现区域内主要河道的互联互通,打造水系生态廊道,让互联互通的生态水系流淌出蓬勃的生命力。

  在较为独立的南属淮河流域即南部沂源县,加快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建设步伐,完成对285.7公里重点河段综合治理,打造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的绿色长廊。在北部沿黄区域即北部高青县,加大支脉河和北支新河治理力度,形成沿黄水系生态景观和沿黄百里绿色长廊。在独流入海的小清河水系,统筹上下游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在已实现上游太河水库、萌山水库“两库相联 ”和淄河、孝妇河、范阳河“三河相通”的基础上,推进中游“八河联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工程,构建下游水波粼粼的河湖湿地。2016年以来,共实施5大类33项重点治水项目,总投资达140亿元,对孝妇河、猪龙河等8条骨干河道和部分二级、三级支流进行全面综合整治。

  “八河联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主城区生态水系建设作为淄博市全域生态水系建设的点睛之笔,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淄博市主城区自东向西分布着涝淄河、东猪龙河、玉龙河、新区景观河、新区防洪河、漫泗河、孝妇河、范阳河等8条河道,有地表水、中水、矿坑水、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等6种水源。“面对我市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和生态建设的要求,我们坚持眼睛向内、科学规划,将主城区水系建设作为突破口,在用足用好水资源、保护好水资源上做文章,实为突破淄博水利瓶颈制约的崭新思路,这一顶层设计抓在了点子上、要害处。”淄博市水利与渔业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仇道华说。

  一是充分利用客水,依托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建设“引水入萌”工程,通过泵站提水,将北部的黄河水、长江水调往中部黄土崖湿地、南部的萌山水库,利用萌山水库、黄土崖湿地的调蓄能力和地势,自流调节补充整个主城区的生态水系。二是合理利用地表水,积极利用雨洪水,扩大引入中水,完善河湖库联通工程,切实提升各河道防汛行洪标准、河道卫生环境、下游汇流区水质净化与水源涵养能力,上游中水处理厂和萌山水库补源量。三是合理开采矿坑水,在东猪龙河及涝淄河上游打井取用矿坑水,向涝淄河、东猪龙河补充生态景观用水,并截蓄河道内水量形成亲水平台。“八河连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让水“活起来”,保障了水量,改善了水质,也带来了防洪安全,实现了防洪与生态兼得。“以前这里可不像现在这样!没想到这两年变化这么大,那边有个‘出水口’呼呼往外冒水,听说是引过来的黄河长江水,清粼粼的,现在这里成大家游玩的好地方啦。”在初见成效的孝妇河黄土崖湿地公园处钓鱼的刘大爷乐呵呵地说。

  巍巍鲁山,逶迤连绵,弯弯淄水,千帆竞发。水利改革发展的大潮在鲁中大地激荡,一幅绚丽多彩的水润淄博画卷展现在淄博人面前。“如果不能在千载难逢的机遇里,干出卓有成效的业绩,那将愧对自己,愧对历史,更辜负了党和人民的重托。” 淄博市水利与渔业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德诚的话语代表了淄博水利人的心声。

王兆成

信息来源: 淄博市水利与渔业局 | 责任编辑: 山水

网站简介 | 网站法律声明 | 网站大事记

主办单位:山东水利厅 承办单位:山东省水利信息中心

网络维护电话:0531-66572192 电子邮箱:sdslxc@shandong.cn

鲁ICP备05043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