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杨恒

作者: 人事处 发布时间: 2016-01-20


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郭楼村省派“第一书记”杨恒同志事迹材料

 

    2015210日,离传统的新春佳节仅有七天,正是北方的腊月天气,又赶上一场小雨,里里外外一股子寒意,而山东省海河流域水利管理局的杨恒同志此时却满怀干劲儿,这边临沂大学山东省第一书记2015年培训班刚结束,他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到任职村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镇郭楼村,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

    省委、省政府此次选派608第一书记入驻山东各贫困村开展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扶贫,帮助贫困村强班子理路子、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惠民生,推进基层组织转化升级,推动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光荣使命。杨恒同志作为第一书记的一员,秉承着组织赋予的光荣使命,内心既激动又凝重,他深刻地明白,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 他有责任、有义务将党的新政传递到村里的角角落落,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扶贫,他要努力带领大家让村里的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让村庄变美丽,让老百姓变富裕。

    郭楼村离寿张集镇驻地4.5公里,全村人口573户,1869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农业村。村民靠天吃饭,世代以种植单一粮食作物为主;村庄无规划,村子基础设施非常差;村民处于贫困线以下的有136户,274人,占总户数的15.3%,村集体不光没收入,还欠了一屁股债。

    入村的第一天,他就村前村后、里里外外走了一遍。虽说来村前,他已经从村委会提供的材料里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尽管已有心理预期,但实地察看后的情形还是让他大跌眼镜,村里的路坑坑洼洼,胡同狭小、一地泥泞,整个村子连条像样的大街都没有,而且主干道路两旁私搭乱建现象随处可见。

    农民群众想致富,党员带头修好路

    修路,显然是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尽管杨恒同志已经心中有数,但还是继续走访党员、贫困户及群众,认真调研,他要更多地了解村民反映强烈的意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走访过程中,有的村民对他说:你年轻,刚来对村里的情况不了解,我们这都多少年来没解决的事,想一下子解决,不好办哪!。在回村委会的路上,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一定要追根究源、坚持到底,折腾个样子出来,为村民们办实事、办好事,让村民们知道自己这个第一书记是来帮助村里贫困户脱贫致富,来为民排扰解难来的,而不是来走过场、搞形式的。

    经过深入调研,村民们普遍反映村前集贸市场主干道路的问题,本来就不算宽的路,还有个别村民占道私建房屋,一到下雨道路积水严重,道路损坏严重,给群众造成了极大的通行不便。所以,修一条像样的水泥路,是村民们最期盼的事儿。他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及及村民代表会,反复征集、研究、讨论群众提出的道路治理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一致通过了 “一清、二挖、三拓”的道路施工方案。实施方案确立了,可拆除路两旁的私建房屋又成为一大难题,有个别村民只顾眼前利益,不愿积极配合道路修建工作,于是他又带领村两委班子为群众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发动道路两侧党员带头拆除,为其他村民做出榜样。没有康庄大道,如何走致富之路?经过耐心细致的讲解,村民们最终理解了道路建设对村庄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和长远性,自行拆除了私搭乱建的房屋,共计拆除私搭乱建房屋近20家。

    清障工作做完了,接下来又面临资金问题。道路硬化资金大约需要15万元,村集体收入为零根本指望不上。为了争取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他多次到县交通局沟通汇报,积极争取,最后得到县交通局同意将新扩出的4米路面给予奖补政策支持,但在这之前村里需要自行筹集资金把路修完,等工程验收合格后再给予奖补。眼看汛期就要来临,小麦即将成熟,为了赶在麦收前把路修通,他与村两委商议,由他和部分两委成员每人拿出2万元先个人垫资修路。在他的带动下,共筹集资金8万元,道路工程于331日正式开工,历经60余天的努力,62日道路全部硬化完成并顺利通车。路面由原来的4米宽扩到8米宽,并铺设了1米宽的排水沟,增加了0.5米宽的绿化带。现在的集贸市场,宽敞整洁、有规模、有秩序,村容村貌也有了明显改观。一位村民激动的说:多少年了,几届村两委想修都没修通,以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赶集上店、下地干活费个劲,这第一书记来了给修通了,别看他年轻,真把村里的事情当作自家的事来办,真是为俺老百姓办实事啊!

    听到村民的夸赞,他的心里感慨万千,群众的眼睛里,分得清哪是说空话哪是干实事的,只有自己脚踏实地,认真做事,才能真正得到村民的认可与支持。

    废弃坑塘变广场  精神文化一起抓

    路修通以后,群众们对这位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信任和支持,不光反映问题更加主动积极,连献计献策的都多了。农历三月初八是郭楼村传统庙会,很多村民都对第一书记说:多少年没听过戏了,杨书记能不能让大家伙在庙会上听场戏啊?他想尽办法得到了县文广新局的支持,为村民们连着演出了四场大戏,多少年没有听过戏的村民们切切实实过了一把戏瘾,有人四场戏没听够,村两委想办法筹资又唱了四天。看着听戏的村民们跟过年似的热闹,他深深地感受到农村文化娱乐的匮乏,现在大家温饱早已不愁,但精神文化方面却依旧缺乏有效的引导。大家都说农村落后、贫穷,其实这里的贫穷,有时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体现在精神上。正好文化广场建设也是第一书记帮扶的重要任务,于是他与村两委多次研究讨论,最终决定要在村内建一处文化广场来提高村内文化娱乐生活和群众的凝聚力。村里没有集体用地,文化广场建在哪里成了首要问题。恰好在走访时有村民反映:家前边的坑塘都成垃圾场了,也没人管,一到夏天恶臭扑鼻,苍蝇蚊子满天飞。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心里琢磨着如何变废为宝,要是把这个坑塘变成个广场,广场用地和环境问题可就都解决了。就这样他与村两委多次实地勘察、反复研究,最终选址在村委东北方向一个废弃约900平方米的坑塘,后又多次与坑塘周围闲置宅基地的村民做思想工作,通过租用和购买的方式又征得土地1700多平方米,共确定了2600平方米的场址。填平坑塘需要土方3800立方米,他提出利用先前村前道路治理所挖排水沟的弃土将坑塘填平,这样可以节省资金6万余元。

    10月底文化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并配套建设了农家书屋等设施。广场一落成,村民们高兴得像过年一样,自发组织了秧歌队和广场舞队,唱唱跳跳很热闹。尽管天气凉了,可是因为有锃亮的路灯照着,晚上仍有许多村民赶到广场参加娱乐活动,还吸引了不少附近几个村里的秧歌队和广场舞队前来一起跳舞。上了年纪的老人笑着说:这里原来是全村又脏又乱的垃圾场,臭气熏天,谁经过都捂鼻子,能绕着走得都绕着走。现在成了村里最干净,人最多的地方了!有位老党员同志说:现在村子里修好了路,又建了文化广场,不光村子变漂亮了,我们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大家都盼望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能够为村做更多的实事,把村子建设得更美好。”

现在的郭楼村,大道通畅,小路整洁,白天老人们聚在广场打牌聊天,晚上男女老少到这里休闲,跳舞、扭秧歌、看电影,文化生活别提有多丰富了。

    致富就业齐发展 老粗布迎来春天

    路修好了,文化生活也有了,在此期间,杨恒同志数次走家串巷,秉着五必访五必问的原则,走访村内在家党员40余名,贫困户130多户口,致富能手7人,基本掌握了村子当前的村情民意。并带领大家完成了村委危墙改造,带动全体党员开展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至少一次党员集中学习,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引导全体党员及村干部从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实践出发,以更大的决心、得力的措施推动村级党组织理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整齐划一的干部队伍,村子才能有更加谨实有力的建设。而他时刻不忘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抓党建,促脱贫的宗旨目标,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和党员大会集体研究讨论、调研分析、外出考察,旨在选定一个适合本村发展的致富项目。结果很多人都认为农村除了种植就是养殖,那些看着洋气的项目不见得适合在村里发展,于是选项目一时间陷入瓶颈。他有闲暇的时候喜欢跟村民说说农事聊聊家常,他谦虚又随和,村民们都愿意跟这位没架子的书记说说话拉拉呱,尤其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更愿意给他絮叨些家常琐事。在和群众聊天时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原来村里还有织粗布的老传统,留守的妇女大部分都还会织布,手工织布机家里大部分都还有,以前由于手工粗布比较慢,被市场上的机器粗布所代替,慢慢地手工粗布就淡出了这个织布行业,现在市场上真正的手工老粗布已经很少见到。于是他想从村里发展手工纺织项目来带动贫困户脱贫,让全村重新把手工粗布发展起来。第二天他就召开村两委和党员大会讨论这个项目,没想到的是大家都一致认为这个项目可行。他立刻向镇党委和省海河局党委汇报在郭楼村发展手工纺织项目想法。最后,经镇党委和局党委同意后报县扶贫办进行了该项目审批,经过组织多名专家论证,10月初该项目顺利得到正式批复。项目批复后,很快在1014日就以村委名义注册成立了梁山老织坊手工纺织有限公司,并拥有了独立的注册品牌郭楼老织坊

    为节约资金,一期项目建设村委租用改造了村内一间弃用的饭店来当做织布厂坊,目前老织坊厂子已经建设完成,拥有手工织布机30余台,可以解决村内留守妇女40余人的就业问题;计划明年进行二期项目建设,预计二期项目建成后可解决村内留守妇女近100人。公司生产模分为三种,一是由村委会组织优先从村内贫困户中选取织布能手在村委会建设的厂房中进行生产;二是对无织布技能的贫困户优先录用到工厂打工,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用销售利润每年或每月进行生活补助;三是为保证布的质量,原材料由村委会统一进行采购后将原材料分发到选定的织布能手及参与该项目的村民家中进行加工生产,加工完成后需保质保量的将产品交付公司,由公司统一支付加工费,加工费按米由公司进行统一支付。目前每人每天至少织布3米,基本可以保证每人每天至少35元的收入,按照每月20天工作日计算,每月可收入700元,一年可以增收8400元,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现在市场上真正的手工老粗布几乎难以寻觅,而这恰是郭楼老织坊最大的卖点。他建议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开展手工老粗布电子商务推广模式。他对郭楼老织坊这个品牌的前景充满无限信心,说: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有村两委班子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大家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一定要把‘郭楼老织坊’项目做强做大,争取两年内实现全村奔小康,五年内打造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网络销售示范村,并带动周边村庄走上致富的快车道。


文档来源: